强鹰归巢
浙大党委书记金德水寄语十周年盛典
值此强鹰十周年“归巢盛典”之际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特别寄语“求是强鹰计划”
“十年育人路 求是创新魂”
在浙江大学与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下,强鹰十年来得到了九游娱乐中心快速发展,于内凝心聚力形成了九游官网主页“引领青年正能量”的使命愿景,于外吸纳全球优秀青年与强鹰平台共成长,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了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金德水书记,更是一直热情支持求是强鹰计划并高度肯定。2011年,金书记对于“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作出“很好,符合浙江省委、省政府‘两创’总战略的要求”的重要批示;2012年,金书记在求是强鹰九期启动仪式上强调“我九游正版入口们要营造一种文化氛围,通过打造品牌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自我提升的平台,在全校上下推动形成创业创新的浓厚文化氛围”;2013年,金书记对付梓出版的由阮俊华老师主编的《寻梦强鹰之路》作了“听一场未来与过去的对话”的推荐序。
附:金德水书记《寻梦强鹰之路》序言
“听一场未来与过去的对话”
在浙江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有两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珍视与呵护:一笔是我们历经30年风雨兼程、30年克难攻坚、30年超越自我的浙商资源;另一笔则是我们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最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大学生。
过去三十年,我有幸经历了浙江经济的腾飞,更见证着一批批浙商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如今,我在“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百年名校——浙江大学,培养并期待着更多青年才俊实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中国梦”。所以,我深知当两者碰撞在一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迸发出值得回味的思想火花。因为这其中不仅会有前辈对于后辈的人生引领,会有师傅之于徒弟的技艺传授,更会有过去与未来的深度对话,会有青年才俊向时代精英的情感回流。
金德水书记2013年批示
这两笔财富,一笔深蕴历史智慧,另一笔潜藏未来活力。尤其在浙江,两者与生俱来的共同“文化基因”让彼此的交汇成为可能。“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和“工商皆本”的传统认识,不仅孕育了精明的商业头脑,也塑造了务实的群体性格。天然资源的先天不足和人口密集的生存压力,不仅造就了自强的意识,也历练了拼搏的精神。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交融陶冶,不仅塑造了创新敢为的意识,也沉淀了积极开放的心态。“百工之乡”的技能传承和尊师重教的文化传承,不仅哺育了匠人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公器的聪明才智……可以说,这种“文化基因”伴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通过不断挖掘、提炼、丰富和发展,成为了沟通过去与未来的精神桥梁,成为了浙江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
让拥有浙江精神“文化基因”的浙商与青年大学生能够真正站在一个平台之上交流与对话,这种想法在浙江大学校园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落地方式——“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这种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新模式的探索者与践行者,就是浙江省青联常委、2010年度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获得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阮俊华老师。自2007年“求是强鹰”开始酝酿,一直致力于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战能力,开创“浙商导师带徒”的育人模式,优化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资源配置,提供浙商与青年对话碰撞的圈层平台。“求是强鹰”已经成为浙江大学乃至全国高校中最受大学生欢迎和向往的校园文化品牌之一。在前后六年的践行中,“求是强鹰”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在增强学员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成才报国的远大理想,向导师学习做人的道理,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才俊,争做时代强鹰;始终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为优秀学生提供个性指导和服务,点燃青年人创业创新的激情,加强重点项目孵化,使更多梦想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始终营造文化氛围,通过打造品牌活动,推动优质资源辐射到更多优秀学子,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自我提升的平台,在全校上下推动形成创业创新的浓厚文化氛围。
金德水书记出席首届强鹰谢师会
与时代的对话,应该让时代听到。为了让浙商智慧与青年活力可以影响更多人,阮俊华老师带领指导求是强鹰学员走访了其中的32位求是强鹰导师,在故事的分享与思想的对话中,回顾了“寻梦强鹰之路”的点滴历程,将最有滋味的精神盛筵奉献给大家。
品读《寻梦强鹰之路》,让我有两个意外:一是所谓“师与徒”,其实教学相长,师徒情重。老一辈浙商艰辛的创业机会是新一代青年不再拥有,也难以复制的环境,但是在重大转折点的决策心态,却能引起彼此共鸣。这也暗合了韩愈的《师说》里谈到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徒弟看师傅、徒弟学师傅、徒弟评师傅,与其说一问一答是教授、引导,不如说一来一往是交流、切磋。导师的谆谆寄语与学员的情感回流,让一份传统的师徒情,尝出了青春的滋味。二是浙商背后的故事,值得回味。很多浙商,我相识多年,事迹也耳闻不鲜。然而,说到沧海横流之后的一份侠骨柔情与坚毅果敢,却不是时常可以体会的。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经历,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一部艰辛的创业史。书中将求是强鹰导师分为“白手起家”、“下海弄潮”、“巧借东风”、“投笔从商”、“海归创业”、“浙商二代”等六个篇章,仿佛浙商经历浙江经济发展的六条路径,在如今殊途同归、百川到海。
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与金德水书记2012年对彩虹人生求是强鹰的题词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让浙商与青年大学生一路“师徒”同行,
好好来一场未来与过去的对话。
希望求是强鹰俱乐部做得
更有特色,
更有成效,
让求是强鹰越飞越高!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金德水
求是强鹰俱乐部简介
浙江大学求是强鹰俱乐部(Qiu shi Eagle Club,QSEC)依托“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以“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引领青年正能量”为出发点,围绕时代高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新时代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呼唤和需求,着力提升青年大学生勇于求索、明辨是非、自强不息、敏锐似鹰的精神,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引领和推动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求是强鹰是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台的一抹蓝色。
俱乐部以聘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知名浙商为主)担任大学生创业实践导师对接优秀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形式,开创了全国“导师带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求是强鹰已形成了以西子联合集团董事长王水福、万丰奥特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海亮集团董事长冯亚丽、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康恩贝集团董事长胡季强、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贝因美创始人谢宏、盾安控股集团总裁吴子富、锦江集团总经理王元珞、绿盛集团董事长林东、阮仕珍珠董事长阮铁军、九鼎投资董事长俞春雷、洁丽雅集团董事长石磊等百余位知名企业家为“创业实践导师”的队伍,为976位求是强鹰学员(888名浙大优秀学子和88位哈佛、耶鲁、牛津、北大、清华、港大、台大等海内外各高校强鹰名誉学员)的成长导航,推动了100余位强鹰学员成功走上创业道路。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本”的传统认识,不仅孕育了精明的商业头脑,也塑造了务实的群体性格。天然资源的先天不足和人口密集的生存压力,不仅造就了自强的意识,也历练了拼搏的精神。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和多元